Meet TABEI Forum:聯盟鏈的在台落地與ESG趨勢結合
- TABEI
- 2024年8月8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在上週,由區塊鏈愛好者協會舉辦的 Meet TABEI Forum 中,首先討論的即是台灣在區塊鏈技術落地做出的努力。
數產署平台經濟組組長林青嶔於開場致詞就表示,在資安、人工智慧等各種科技趨勢的發展下,區塊鏈技術正面臨關鍵的轉折點,仰賴喜好這項技術社群的一起努力找出創新方向,同時也強調,政府目前正積極發展數位經濟,而 Web3.0 領域在其中是非常重要的角色,能夠共同完善政府在數位國土政策的發展。
聯盟鏈賦能台灣產業,需要基礎建設
區塊鏈網路的構成不僅限於映入大眾眼簾的公有制區塊鏈(比特幣、以太坊等),透過僅限特定節點架設的准許制區塊鏈,也稱聯盟鏈,常被企業用於一定範圍參與者(節點)的資料共享,由於實時更新的優勢能提升參與方資料交換的效率,同時也保障企業私密資料不被公開與可信度,仍是切入實體產業應用的一大方向。
在會議座談中,資策會區塊鏈數據治理組長李奕青透露了台灣跨產業的「區塊鏈信任基礎建設」:聯盟鏈 TBSI(Trusted Blockchain Service Infrustruture)的成立,區塊鏈平台公司雪橋執行長周頌鈞指出,以往台灣的聯盟鏈架構都僅限於特定領域,架設節點只為了單一目的,例如保險、司法或函證等領域的聯盟鏈,缺乏通用性,在參考歐盟的EBSI(European Blockchain Services Infrastructure)架構後,TBSI的建立是希望各產業都可以在該聯盟鏈平台做資料的處理。
談到聯盟鏈的可擴展性,博斯資訊安全公司執行長黃啟誠分享,博斯與不同企業合作,維運7至8條的聯盟區塊鏈,其中包括威剛科技、永豐雲集團等以及其他四間銀行參與;然而,實務上維運多條聯盟鏈的模式上十分耗費成本,每架設一條鏈也需大量時間,同時,隨全球企業永續ESG趨勢興起,使用一個通用平台在各方面都可以提升聯盟鏈技術應用的優勢。

產業施力點,ESG趨勢助攻
聯盟鏈如何快又有效,台智雲TWCC營運長李立國分享,台智雲屬華碩電腦集團,而電腦品牌需與眾多的上游公司合作,從ESG的角度出發,約八成的碳排放都在於供應鏈上,而這700多家廠商的碳數據要如何彙整並交換,例如每一台筆記型電腦都能清楚算出碳足跡數量,來源就是這些上游供應鏈,以往僅僅透過Excel表格紀錄,資料錯誤需要來回更正;也因此,現今將上述資料搜集完後,將其透過雜湊職(Hash)計算後上鏈,包含了時間,再追溯時即替公司程省去許多成本。
針對ESG趨勢,黃啟誠舉與中企署聯輔基金會合作案為例,將企業的碳足跡標準ISO 14067、14064 及永續報告書都上傳至區塊鏈,同時與台灣碳足跡驗證機構TAFTW配合,提取可信資料並現場查驗,再以鏈上身份簽署文件,並傳送至銀行端進行綠色融資,最多可將融資利率降低2~3碼,假設3年貸款10億,可減少3~5000萬利息支出。
黃啟誠也表示,博斯前幾年與經濟部中企署進行低碳、數位化雙軸轉型專案,運用既有的供應鏈管理系統,從收貨、交貨驗收一路到ERP資訊等與供應商有關的交互資料,透過仲介軟體與API將數據上鏈,再和銀行的企金系統串接,供應商即可有效對銀行進行融資,而現已有中信、台新、兆豐以及永豐等10幾家單位加入,去年9月至今已撥款超過20億新台幣。
在這次的業者座談中,展現了未來企業在碳足跡資料交換上,勢必需要一個可信任的共識機制,由數位部與台灣產業共同領軍,參照國際聯盟鏈技術標準,整合各機構與上下游公司數據,共同推動企業ESG趨勢。
Kommentare